全国统一热线:13817337744

这个夏天的南方雨灾,“北斗”有没有做到位? -尊龙官方平台

分享到:

这个夏天,无情的暴雨肆虐着中国的中东部地区。湖北告急,安徽告急,湖南告急,江苏告急……多地成为洪涝重灾区。举国上下竭尽全力,与暴雨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而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日趋成熟,随着北斗产业链的逐渐完善,跟北斗相关的政府协会、科研院校、企业、媒体、乃至资本机构、终端用户等等,也在内心反复推敲询问:南方雨灾,北斗做了什么?北斗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诚然,北斗不是万能的。指望北斗能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也只能是一场空谈。

  "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八年之前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尚健在、曾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的布衣院士李小文心急如焚,写下了一篇《遥感道歉》。

  在南方雨灾面前,我们这些北斗的相关产业人员,无论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等等,是否也应该细思片刻,北斗在重大灾害来临前、中、后究竟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水灾面前,北斗都做了什么?

  北斗/gnss监控设备——24小时形变监测 做好灾害预警

  “灾前预警方面,比如我们在水库边坡、坝堤岸边、山体、建筑等周边安装相关兼容北斗的gnss监控设备,可针对物体沉降和压力变形做24小时监测。哪怕位移了几毫米,都能做到对泄洪与否、溃堤等潜在灾害的智能评估,迅速预警。”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星通”)形变监测业务部门经理韩建程对泰伯网记者说。

  早在2013年,四川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放空洞进口高边坡就采用了这一北斗 gps双星系统,实现对外部变形的毫米级位移监测。

  纵然,北斗所具备的24小时形变监测功能在洪涝灾害领域为人所熟知称赞,但业内人士也提出,是否在这点上,北斗能做得更多、更好。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思壮”)公共安全业务中心技术经理梁涛向记者提出,“现在,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设备能做形变监测的相应预判,主要都基于“位移发生”这一动作才来判断潜在风险。在没有位移前,单靠北斗,在技术上是没法做到先知先觉的。依然要多领域、多手段相互融合,共同发力。”

  北斗短报文终端——第一时间获取第一现场 助力应急救援

  重大水灾发生时,北斗拥有的定位、导航、短报文通信功能也可第一时间协助应急救援,消除灾情。“洪涝灾区是很可能出现电力中断、移动基站遭破坏的情况。救援工作要和外界保持联络,没有通话设施很成问题。北斗终端能让救援人员迅速获知‘何人、何事、何地’的信息。”北京华星北斗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北斗”)市场总监杨文正向记者介绍。


(应急救援人员手持北斗短报文终端)

  据了解,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第一个震况信息,就是通过北斗的短报文的方式报送北京方面。一次120个汉字左右的输入功能,分钟级的回传速度,双向通信、一对多的广播传输……美国gps专家帕金森教授曾这样盛赞北斗的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我们彼此既能知道你在哪里,也能知道我在哪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不过,如此“美妙的体验”却被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北斗短报文终端价格高昂,市场推广应用有不小阻碍。华星北斗杨文正认为,归根结底,是终端价格没下去。“现在,驴友旅行、防汛救灾中,拥有短报文功能的北斗终端已成为必须。可普通人买单价就要4000-5000元,价格高昂。如果是400-500元,大家能消费得起,北斗会更普及。”

  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北斗蓝牙通信终端的零售价也在2000元以上,手持北斗rdss通信终端甚至可达到上万元。在民众眼中,这个可能连屏幕都没有的塑料盒子面前,似乎只会让人望而却步,更不用说拿来在突发情形下成为自救通讯定位工具。

  北斗导航定位服务——贯穿灾情前后发挥技术支撑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以下简称“中位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苗前军拿这次南方的武汉水灾为例,向记者强调,“从测绘角度而言,灾难面前,大多数测绘手段都离不开定位技术,比如想要获取水洪涝淹没面积的图片影像,有北斗加入的gnss发挥巨大作用。”

  同时,苗前军向记者指出,微观角度而言,在城市倾盆大雨造成一定程度内涝时,解决积水区下的排水管道阻塞,也是北斗系统的用武之地。“北京7·21大雨时,垃圾、杂草由于水流冲击堆积在城市下水管道口,致使路面积水更加严重。在视觉无法辨认位置的时候,疏通人员携带北斗终端,在管道口附近半米至一米范围内就能准确定位,顺利找到堵点。”

  包括洪涝灾害过后,在灾后评估重建工作中,比起传统电话通信联络,只要相关物资车辆配备上北斗终端,在救灾物资调运等方面也能发挥更佳助力。

  未来,北斗如何做得更好?

  北斗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ss、欧盟的galileo构成了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随着我国北斗的快速发展,业内预计,到2020年将会实现全球区域覆盖,市场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值得期待,这其中的投资机会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斗产业链公司数量超过13000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行业内上市公司已有20多家。

  未来在防汛减灾产业、乃至更多领域,要走怎样的“北斗之路”?采访中大家也都提自身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斗 ”或许是未来之势,但更关键,我们如何理解它的内涵及外延。

  北斗民用化 未来机会几何?

  在采访中,合众思壮梁涛向记者表达了未来北斗应用的多技术手段融合方向是必然。 “解决防汛救灾,可以跟航测、航拍相结合;解决电力调度、森林防火,又可以跟另外技术手段相结合。一种技术不能打包解决所有问题,未来,北斗一定是朝深度做,多技术手段融合发力,共同解决一个问题。”

  据悉,2015年北斗蓝牙终端民用出货量并不高,换言之虽然民用市场存在,但极少用户愿意为高昂的产品买单。也许将成为市场突破口,从而产业链企业真正占有主动权。华星北斗杨文正强调,“gps能干的事,北斗也能干。要用好‘短报文’这一优势,关键可能是降低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或许是北斗民用化的市场突破口,让企业获得产业发展主动权。”

  “北斗就像消防栓、灭火器一样,平时不用,你觉着它没多大用处,一旦发生灾害,它会是最重要的‘灭火’手段之一。”北斗星通韩建程表示,目前北斗应用的市场摊子还未全然铺开,离预期效果还有一些距离。但企业依然看好,基于北斗位置信息,在半导、气象等其他领域的市场潜力,“北斗之路”也将越走越顺。

  当然,北斗民用化是快是慢,是大是小,中位协苗前军补充说到,“单就洪涝灾害、应急自救而言,北斗民用化有些‘大炮打蚊子’。平时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手机、网络足以满足日常通讯定位需求。真正要用到北斗,可能更多是在应对灾害、突发事件中不可替代。如果非要民用化,应首先在旅行发烧友、驴友、渔民等这类人群,让他们在传统通信信号不佳的偏远地区也能及时与外界保持联络。”

  “北斗 ”,不是仿造“互联网 ”

  采访中,不少北斗业内人士都认为,身为“北斗人”,自己不能糊弄自己。既不能把北斗看成万能、什么都行,但也不能把它的功能作用弱化小觑。华星北斗杨文正就表示,不要把北斗炒得过热,“行业内有很多人认为北斗是万能的。大事件来了,就想办法让北斗往上靠,可以美其名说成是“北斗 ”,其实,有些生搬硬套显得牵强。”

  中位协苗前军则用一句有趣的英国谚语来形象的说明对于“北斗 ”的看法。“如果你手上仅有一把工具是一个锤子,你就会把所有问题看成是钉子。但不是单一把锤子就能解决所有钉子,万一碰到螺丝钉,为什么不用螺丝刀,而把‘职责’交给了锤子呢?分清楚北斗能干什么,而不是强加职责。”苗前军认为,我们需要的“北斗 ”,不是盲目仿造“互联网 ”,而是从内核和外延上明确,不是将北斗和gps做概念割裂,而是未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将走向兼容;不是将问题聚焦到以“北斗”为核心,而是将问题聚焦到以“行业应用”为核心。

  gps之父帕金森曾说过,“卫星导航的应用,仅限于人类的想象。”北斗也是如此,而我们“北斗人”真正要做的,或许是将想象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将现实需求变成刚性需求。最终,无形间,北斗已出没在你我生活的点滴。

 引自泰伯网 [责任编辑:欧阳雯]
网站地图